走走,停停,笑一笑,抽抽风,或是偶尔的感伤。

科学与谋生

昨日是我们Network Science PhD program的open house,来了五个收到录取的“小朋友”,我们的任务是说服他们来我们的Program。

其中有一位是一个中国女生,我有一些兴奋。

进一步了解后知道了她是学物理的,本科北大毕业,去年来到纽约城市大学读博士。实验室蛮厉害的,导师也蛮厉害的,但导师太忙主要和博士后合作。然后那个博士后要离开了,她觉得在那个组没什么前途,所以准备转学。

再进一步聊天之后我却有点不舒服了。她说她最想和巴拉巴西工作。我问她想做什么方向,她说她想做偏理论一点的方向。我本人就在巴拉巴西的组里,组里做的东西开始转向数据科学,社会科学和应用,觉得和她想做的方向相去甚远。而且巴拉巴西作为领域大牛平常也是日理万机,其实主要还是和博士后合作。于是我就跟她说,有可能不是一个特别适合你的选择,我们这边还有一个老师做理论挺厉害的,叫Dima,也许更适合。

接下来就有点尴尬了,她说觉得Dima水平不行,因为引用数量不高,会不会影响以后找工作。然后我就说Dima其实还蛮不错的,可能因为做的方向不是特别热门,所以引用不高。然后她又说那做理论的纽曼引用就挺多的什么的blablabla……真的好尴尬……我觉得在整个Institute里大家对Dima的工作都是认可的吧。老师们的引用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自然有高下之分,但是没有人说过引用少的人水平就不行,引用高的人水平就高。比如巴拉巴西引用量那是逆天的高,主要是因为当年他发了一篇奠定整个领域基础的文章,导致所有发网络文章的人都会引用那篇文章。这也并不能就说明巴拉巴西水平就逆天的高了。

其实让我不舒服的关键不在于讨论哪个导师水平高,而是带给我的一种很功利的感觉。也许是双方沟通不畅,交流过程中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一定要跟巴拉巴西,不管研究的是什么,也要跟他,因为他名声在外,以后能凭这个找个好工作。

但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不是兴趣吗?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才会有研究下去的热情呀。即使这个领域不被人了解,现在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实用价值,但是只要自己喜欢不就是一种坚持下去的理由吗?我们一届的同学从没有人考虑过引用量的问题,都是根据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老师做的东西的契合度来选择导师。没有一个人因为老师还是Junior Faculty就嫌这嫌那,担心以后会不会找不到好工作之类的。而且大牛老师也不一定就很好,比如巴拉巴西只有一半的时间在波士顿,也不直接参与研究,想必很多年轻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少了很多。

科学,从起源来看大约源自于人的好奇心。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好奇心时获得的成就感是十分美妙的。当今社会,科学研究也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,这本身无可厚非,其实是一种让兴趣变成工作的典范。然而在各种冲击下科学研究保持其本质的初心越来越难。从选课题开始,就要选最热门的;选导师,就要选名气最大的。其实也不是说不可以选热门的,选有名的老师,但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自己喜不喜欢,自己适不适合吗?而且谁知道五年以后,十年以后,热门的东西还会不会热门,曾经名气大的人还会不会名气大呢。说不定现在从事的小小的工作就被人发现了,成为了改变世界的工作。

不知道这和我们中国社会,和教育的培养有没有关系。也许时代变化太快,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,都想用最快的方式成为人生赢家;也许压力太大,房价物价攀升,没有办法只能用功利的态度做一切事情;也许只将科学研究视为一种谋生手段,通过这种手段获得一个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又有钱可赚的工作,看起来还蛮高大上的,还顺便能“鄙视”一下技术公司,“看我们搞科学研究的多高级”。

然而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乐的生活,快乐的工作吗。然而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吗。

不懂。

(PS,我本以为北大的学生志向远大,能让人刮目相看,但也许是我们沟通不畅或只是个例吧)

评论(4)
热度(1)

© 邓布利多的冥想盆 | Powered by LOFTER